近日盛行一种说法,用“贵”的人成本反而更低。 招一批普通员工,可能两年左右就流失掉一大部分,其产出低于消耗的成本。而“贵”的人才表面上工资较高,但他们创造的价值和节省的成本,却远远超出这个岗位的薪酬。 一、人才贵廉之辩 这个说法在灵活用工实践中则被极致展现。一个部门的用人需求和工作量,会因时间、项目周期等因素浮动,在保证最低水平线的固定工作量后,如何在满足工作需求的同时,调整人员配置节省成本,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。 用人难和招人难,是困扰企业长期发展以及业绩增长的心头大患。古时行军作战“粮草未动,兵马先行”,在现代化发展的社会更是如此,人才是影响整个公司战略发展的核心因素。 新一年度的发展计划、大型项目已经启动,关键岗位上的人员却不能迟迟招聘到岗。用人部门三天两头的催促,HR们虽绞尽脑汁但短时间内招不到合适的人,导致项目进度缓慢,甚至不断地延期,领导会质疑人事部门的招聘能力,HR内心更是苦不堪言。此时,寻找外援不失为一个好途径。 什么样的情况会去找外援? 除了招不到人,更多的背景状况可能是:时间紧张、不好搞定、工作量大、成本太高、后续工作复杂……总结来说就是四个词:急、很急、非常急、十万火急。 要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,寻找一些强有力的外援常被作为最后一个备用方案,但缩减了预算,是否就真的能得到最理想的成本呢? 二、是否直招的优劣之辩 短期职位企业直招:工作量大、岗位价值低、有失败概率、管理成本高 以员工三期为例,外企的财务专员休产假,要招一个懂财务、英语好、两年经验的人来接替。 到三网上寻访100人,收到回复50人,50人里最终有10人愿意来面试,面试完了给其中一人下offer,过两天却回复:通勤时间太长,拒。从始至终白忙活一场。 或者求职者offer接了,该员工也知道自己是替补产假,留用机会不大,于是放飞自我,逍遥度日,工作成效可想而知。另一种是表现出色,地位渐稳,但是等产假员工回来,调岗or辞退,纠纷or安抚,HR们一地鸡毛乱飞!算算这其中所指出的人力、物力成本,可谓一团糊涂账。 自己招,前期投入成本虽小,但消耗人力大,效率得不到保障。找100人——50人回应——10人同意面试——1人通过——0人上岗,类似的案例在多数公司、不同的招聘岗位上常常出现。如果交给服务商,由于人才库储备和业务能力优势,可能会得到更理想的成果。同花钱买商品一样,付费购买整个服务,一了百了,想要的人才会尽快获得,人员管理和风险问题由服务商承担,只需要安心地用人。 这种灵活用工外包业务目前在我国处于上升阶段,许多人力资源公司都加入其中试图分一杯羹,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,为了获取更多的订单和口碑,服务商们对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,意图以精细、规范、专业的业务流程提高招聘效率和订单速度,从而在制定服务费用上力压群雄,以化解部分企业HR因高昂的费用望而却步的心思。 三、以风险换取盈利 以劳务派遣公司为例,劳务派遣公司的灵活用工服务费涵盖服务人员的薪资、五险一金、管理服务费等费用。除却真正的招聘管理服务费外,服务人员的薪资才是大头,取之企业,还之员工。 企业通过购买外包服务,将派遣员工的劳动关系置换到了劳务派遣公司,劳务派遣公司一站式解决所有劳动风险,成为雇主背后的用人管家。对于服务商而言,用大量的派遣订单弥补低概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,和保险行业的盈利模式相近。企业为临时员工付出服务费,则不需要承担小概率的风险问题,毕竟小概率不代表不会发生,与普通人“花钱买放心”带来的保障相同。 对于服务商来说,和企业签订服务协议后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如何把握人选质量、快速交付是第一个考验环节,而员工入职后入手续办理、薪资发放、绩效考核等管理工作,则会面临更多的考验,也能实实在在地体现服务商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,也是让企业用的放心的保障。
|